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羅杰)近日,湖南省平江縣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合同糾紛案件。
2022年4月24日,原告某水泥制品公司與被告某養(yǎng)殖公司簽訂育肥廠漏糞板施工合同,合同簽訂后不久原告進場施工,在同年7月完工。2022年9月被告進行驗收,驗收后即投入使用。因雙方就工程量和價款尚未形成一致意見,但又礙于育肥廠已經(jīng)投入使用,很難進行實地測量,雙方因此陷入僵局,被告也一直未向原告支付工程款項,故原告依據(jù)雙方簽訂的合同起訴至法院,要求被告付款。
“法官,去年我們給被告公司育肥廠做的漏糞板現(xiàn)在還沒收款,育肥廠已經(jīng)投入使用,沒有結算單和價值認定的話能不能勝訴?”立案后,當事人某水泥制品公司表示對自己能否收到工程款項感到很困惑。法官解釋道:“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可以組織調解,雙方可以在調解過程中就工程總量和價款進行協(xié)商,若達成一致意見即可免去繁瑣的評估程序?!?/p>
承辦法官在了解案情后認為,涉案的漏糞板工程真實,雙方對此并無異議,原告已按約履行施工義務,被告應當承擔付款義務。在審理過程中,承辦法官多次與雙方當事人進行溝通,歸納就工程總量存在的爭議焦點和被告付款困難度,后在法庭組織調解下雙方一致同意工程款及利息的計算方式,考慮到被告公司資金周轉困難,原告亦表示愿意由被告分期支付。調解協(xié)議簽訂后,被告立即支付了部分款項,并保證后期將按時履行付款義務,原、被告的矛盾就此平息。
法官說法:人民法院在審理工程款類案件時,將嚴格審查工程發(fā)生的時間、地點、合同約定、計價方式、施工情況、驗收情況、工程質量、已付款項等內容,在雙方對工程量、工程價款等信息爭議不大、可形成一致意見的的情況下,可跳過價格評估、鑒定等程序認定相關信息,根據(jù)雙方均認可的事實確認相關權利義務。
責編:馬志軍
一審:許新文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