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吳柏軒)面對巨大的養(yǎng)老需求,部分不法分子把手伸向了老年群體,他們打著“服務老人”“關愛老人”的旗號行招搖撞騙之實,精準抓住老年人心理,編織圈套誘其上鉤,這其中就包括以代辦“養(yǎng)老保險”為名的詐騙方式。
在此類騙局中,不法分子專門針對年歲高、獨居且防騙意識弱的老年人,謊稱認識社保局等政府部門工作人員,或者冒充銀行、保險機構工作人員等身份,以代辦“提前退休”“養(yǎng)老保險”等為由,通過收取“材料費”“好處費”等手段騙取老年人錢財。
警方提醒
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,所謂掛靠單位交保險、買工齡均屬于違法行為。老年人辦理養(yǎng)老、醫(yī)療保險時,要到有關部門、官方網站等正規(guī)渠道咨詢了解國家和當地政策規(guī)定,依法依規(guī)辦理。切勿輕信非正規(guī)渠道發(fā)布的網絡宣傳或者第三方保險代辦機構的不實信息,不要輕信通過熟人可以“找關系”“走后門”,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。
?法律法規(guī)
第二百六十六條 【詐騙罪】詐騙公私財物,數額較大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處或者單處罰金;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(jié)的,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;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(jié)的,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,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。
老年人渴望擁有自己的養(yǎng)老保險,能夠實現老有所養(yǎng)、老有所保,在尋求購買養(yǎng)老保險途徑中對熟人相信度高,但認識能力較差、真假辨別能力不足,因而容易上當受騙。
現實生活中不法分子針對老年的詐騙屢見不鮮,提高老年人防范意識刻不容緩,加大反詐宣傳力度,引導老年群體認清養(yǎng)老詐騙騙局的真相,守護好老年人的“養(yǎng)老錢”,讓老年人老有所養(yǎng)。
年輕子女也應當多回家,多關心父母,多跟老人溝通交流,多一點耐心,多向老年人普及一些基礎的法律常識,讓老年人莫要輕信他人,莫貪圖小便宜,謹防掉入不法分子的圈套。
責編:王彩英
來源:湖南法治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