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唐議偵 鄧鑫)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進步,信用卡的使用日益普及。一些不法分子“花明天的錢,圓今天的夢”,卻不還“明天的債”,甚至利用信用卡實施詐騙,這嚴重侵犯了信用卡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(chǎn)所有權,其行為可能構成犯罪。?
2013年7月18日,楊某某向宜章縣某銀行申請辦理了一張額度為10萬元的信用卡并激活使用,但不履行還款義務,9月26日起陸續(xù)出現(xiàn)逾期。截至2024年1月19日,楊某某共欠信用卡本金9.7萬余元。銀行多次催收,但楊某某一直不履行還款義務。
經(jīng)審查,楊某某的行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,因其具有自首情節(jié),且認罪認罰,到案后主動償還信用卡3萬元,與銀行達成還款協(xié)議并獲得諒解,基于此,宜章縣檢察院對其作相對不起訴決定。
檢察官說法:信用卡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,但是信用卡消費畢竟是一種提前消費,如果持卡人隨意大量透支、肆意揮霍,卻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償還,將會導致債臺高筑,甚至獲刑。因此,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消費觀念,理性消費、適度消費。
法條鏈接: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一百九十六條:【信用卡詐騙罪】有下列情形之一,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,數(shù)額較大的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;數(shù)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(jié)的,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;數(shù)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(jié)的,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,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(chǎn):
(一)使用偽造的信用卡,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;(二)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; (三)冒用他人信用卡的;(四)惡意透支的。
前款所稱惡意透支,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超過規(guī)定限額或者規(guī)定期限透支,并且經(jīng)發(fā)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。
責編:李翔
一審:李翔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